智能电表的发展史
发布时间:2020-12-08
浏览次数:581
来源:
电能表(也称电表)是1881年根据电解原理制成的,尽管这种电能表每只重达几十公斤,十分笨重,又无精度的保证,但是,当时仍然被作为科技界的一项重大发明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扬,并很快地在工程上采用了它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1888年,交流电的发现和应用,又向电能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。经过科学家的努力,感应式电能表诞生了。由于感应式电能表具有结构简单、价廉、耐用、又便于维修和批量生产等一系列优点,所以发展很快。
我国交流感应式电能表是在20世纪50年代从仿制外国电能表开始生产,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,我国的电能表的制造已具备相当的水平和规模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和对交流感应式电能表过负荷能力、使用寿命的要求。我国在80-90年代开始了对长寿命电能表、机电电能表(半电子式电能表)、全电子式电能表、多功能全电子式电能表、预付费电能表、复费率电能表、需量表、损耗电能表等的研制生产,2000年以后这些半智能式电能表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用电、商业用电等方面。
2009年,英国政府将研究生产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电表应用到家庭用电上后,中国电网随即在国内提出“智能电表”的概念:电网公司下属26个网省公司,在2009年下半年的时候,集中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,这时正好处在电网公司要建成智能电网的大环境下,因此把今后所要采购的电能表统一称为智能电表,当时主要的还是要解决阶梯电价和远程抄表的问题,当然还有一些功能要等到以后拓展。其实,智能电表所具备的功能在原来的半智能化式电能表上已经有所体现,无非是电网再给电表配上网络通信与光电通信的功能,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发。